水體中的毒素來源及解決方案
發布時間:
2023-10-28
水產養殖過程中經常會提到的一個詞叫做解毒,所謂解毒到底是解什么毒?毒素從哪里來?解毒產品的作用原理是什么?水體是水產動物賴以生存的主要空間,只有深入了解水體中的毒素相關原理,才能對癥下藥,達到有效解毒的目標。下面水產動保廠家萬士生物制藥將一一為您解答。
1.藻毒素
產生藻毒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天氣突然變化,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或者沒有及時對水體施肥追肥等等,都有可能產生倒藻現象。水體倒藻會造成浮游生物短時間內發生巨大變化,會導致藻類大量死亡,水體內溶解氧含量驟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死亡的浮游生物及藻類分解消耗大量溶氧,產生氨氮和亞硝酸鹽,藻類毒素大量沉積,形成惡性循環,池塘無法在這種情況下完成自凈,會嚴重影響到水產動物的生長,甚至可能導致養殖對象中毒死亡。
2.消殺類藥物
水產養殖過程中會為了消毒而使用到一些消毒殺菌類藥物,本身這種藥物是為了控制病害,防止病毒傳播而使用的,但是藥物當中通常會含有化學制劑成分,比如氧化劑、鹵素、醛、重金屬鹽等,雖然能夠有效消毒殺菌,但可能會在水體中產生有毒殘留,或者使用不當的情況下,反而會家中水體毒素,甚至一些制劑本身無毒但會和水體中的某些物質產生反應后形成了新的有毒有害物質,長此以往就形成了水體毒素。
3.氨氮、亞硝酸鹽等物質
氨氮主要是由于水體內有機物大量分解,超出了水體的自凈能力而產生的毒害物質。水體中的有機物包括飼料,尤其是高蛋白飼料,養殖動物吃完飼料后只能消化吸收其中較小的一部分,剩下大部分會隨著糞便排入水中,同時如果飼料投喂量較多,養殖對象吃不完就會產生殘餌,殘餌和糞便沉積到水底,在細菌作用下被分解為無機氨氮,時間長了就會越積越多,導致底質惡化。除此之外還有施用的有機肥以及老化死亡的藻類和浮游生物,養殖動物的尸體等都會增加水體中氨氮含量,最終促生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因此要做好底質維護工作,定期施用萬士菌酶改底顆粒等,底質明顯惡化時可以使用水清凌泡騰片和底質清爽顆粒,同時定期補充有益菌種,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保持水體底部健康。
4.環境污染
現代化生產過程中會有很多污水產生,包括農業污水、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等,這些污水隨著雨水等或多或少會滲透到水體中,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大量有毒物質隨污水進入到養殖水體中,造成水體污染,毒害養殖動物健康,因此定期解毒已成為現代化養殖的必要手段。水產動保廠家萬士生物制藥研產的解毒寶和百毒解兩款產品可以針對以上幾種毒素發揮作用,可以根據推薦用量定期使用,解除水體中的毒素。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水產養殖中有一句老生常談的話,那就是:防重于治,與其等到出現問題了再來補救,不如將可能預見的損失扼殺在搖籃里!
CONTACT US
聯系我們